多上課學習才能解套
聽到這裡,我心裡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所以才要上課啊。」
老實說,因為我從很早就開始接案,大概是從facebook剛開始流行就開始,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看過很多老闆。
第一種老闆,溝通成本很高的老闆
真的都不懂,這樣的老闆,讓人覺得比較為難的地方是,跟他溝通起來,比較像在上課,也就是溝通成本很高的老闆,所謂的溝通內容包括整個電商轉型的概念、消費者的心態、實際操作方式,預期效果的心態等等。
這個溝通成本很高會反映在作品上,比較好的狀況是:雖然溝通成本高,但是總算是達成共識,這樣雖然有點累,但是成效也還不錯;另外一種是,懂一半,或是一個理論各自表述,我講我的,你懂你的,這樣會造成一個問題,就是你雖然可以做,但是綁手綁腳,你可能做一半,對方就開始覺得不安,有的會開始想要回到以前習慣的做法,例如文案要寫成習慣的寫法,有的則是會開始焦慮效果,希望獲得你的保證。
如果是遇到第一種,文案想要回到習慣寫法,這個部分不難克服,但是要細心,尤其是傳統產業轉型,老闆通常不是完全沒意見,就是超級焦慮,大部分面對超級焦慮情況,我通常不會很快的改變他所有的文案寫法,而是會去找到最大公約數,也就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有效領域裡,跟該品牌的交集到底在哪裡,因為如果你讓一個品牌變得連老闆自己都陌生,那老闆肯定扛不住啊。
那如果是遇到第二種,是對效果超級焦慮,而非成品。
這裡老實說,沒有任何行銷人,可以給你任何關於效果的保證,就像餐廳賣給你便當,也不可能保證你吃了一定不會拉肚子,為什麼?因為其中牽涉的變數過多,可能跟你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有很大的關係;那同理,為什麼行銷人員無法給你保證?因為變數很多,有可能大環境得變動,如疫情就是其中一種,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操作的方式,或你的客戶屬性有所影響,這都是行銷人員無法掌握的可能變數,既然無法掌握,怎麼可能給你一個保證?所以這樣,如果我遇到超級焦慮的老闆,也就是溝通成本極大化的一個情況,因為很大的機會,不會只溝通一次就有效,大部分要溝通好幾次,你有可能常常收到一封焦慮的訊息,然後你就要費盡心思去安撫與解釋,關於我的安撫與解釋,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聽EP33.第1次強烈阻止改標題,裡面有詳盡的脈絡。
第二種老闆,則是略懂型老闆
也就是平常都有涉獵,只是涉獵不深,我想會聽我podcast的你,應該都至少算是略懂型老闆,其實這類老闆,就可以大幅度縮短溝通時間,因為有基礎的概念,更深的部分,交給專業人員操作,那也本來就是天經地義,這類老闆通常也很會問問題,但是也不難回答──因為一般所謂難回答的問題,不是問題本身很難,而是要怎麼講到讓你聽得懂,很難。很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,背後有豐富的脈絡需要理解,但是通常這些脈絡不會你可以一時半刻就能懂,所以通常只能簡化解釋。
第三種老闆,很懂型老闆
這種老闆本身學習慾望強烈,自己可能也操作了一陣子,例如文案自己也寫過一陣子,也自己架過往案,所以他比較清楚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,哪裡不懂,哪個地方很弱,這樣的老闆有一個好處,就是他會不斷挖寶,因為專業人士不需要再解釋基礎問題,反而就能夠更深核心,讓專業人士可以更專心地跟你討論該怎麼做,而你也會知道,怎麼判斷專業的建議到底適不適合你。
讓專業的來
這句話沒錯,很多時候老闆因為沒有時間學習新的事物,所以就外包或外聘專業人士協助,這都是正確的作法,只是該懂的還是要懂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
一樣的預算,如果你懂得更多,那當然就省掉專家跟你討論基礎觀念的溝通成本,少去這些成本,你就可以往更精緻的路走,例如說,如果你想要寫一句標語,如果你的基礎是零,那也許文案師需要從標語的基礎原則跟你開始溝通,但是如果你已經有文案基礎,或許你可以直接討論的是,我的在我的品牌風格下,要怎麼呈現適合我的標語?
你懂越多,就能在一樣的預算下,討論越深,做得越精緻,所以多學一點,其實一點也不虧,對吧?
同理心寫作,寫出高效好感文案,適合初學者藉由引導理解消費者渴望被滿足的情緒,超過200分鐘音頻,12000字講義,可無限回看,因內容暴增即將調漲學費,敬請把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