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30問 #文案的祕訣只有一句話:「為什麼我要跟你買?」

文案的祕訣只有一句話:「為什麼我要跟你買?」

摘要:這篇文章深入解析文案的靈魂提問,教你從「我覺得」轉向「他會怎麼看」,學會讓文字真正連線讀者的溫度與策略。它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以讀者為中心的溝通思維。


◍ 為什麼這句話是文案的靈魂?

文案的祕訣,其實就只是一句話—:

「為什麼我要跟你買?」
或更不饒人的一句:「你的文字,關我什麼事?」

所有的框架、行銷邏輯、句型技巧,最終都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。很多人明明有內容、有真誠,卻仍回答不好這一句。


◍ 為什麼這麼難回答?

因為我們從小被教導要「看起來很厲害」、「要出類拔萃」。那套邏輯適用於競爭,但商業世界裡,你不是在面對競爭者,而是面對想要理解你的人

當你用展示優秀的方式說服對方,很容易換來一句:

「你很棒,但這跟我有關嗎?」

這就像聯誼現場最常聽到的抱怨之一:「對方一直講自己多厲害,結果我一句話都插不上。」

努力表現很好,但他忘了:對話是雙向的。


◍ 從「我覺得」到「他會怎麼看」:文案的成熟轉折

市場不是來聽你自白,而是想知道:「這件事,跟我有關嗎?」

要讓文字有力量,必須學會視角轉換:

  • 從「我覺得」走向「他會怎麼看」
  • 從「我想說什麼」走向「他需要聽什麼」

這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溫柔的成熟體貼


◍ 「關我什麼事?」背後的三個層次

要回答這個問題,你得先清楚以下三件事:

  • ➊ 身分:你要了解對方是誰。
  • ➋ 環境:他在意什麼、目前有什麼需求。
  • ➌ 偏好:用什麼語氣,他會更願意聽你說話。

這三個層次,其實就是行銷中最常提到的 TA 輪廓、需求分析、語氣策略。無論你用數據、對話、還是觀察,本質都是在回答:

「你要傳達的資訊,關讀者什麼事?」

◍ 把資訊變成「有意義」的畫面

來看一個例子—:

  • 「我年薪百萬」只是資訊。
  • 「我年薪百萬,未來一起生活品質應該不會太差」才是意義。

事實沒有變,但意義改變了一切

寫文案也是這樣。你不只是陳述,而是營造「讓對方願意參與」的語境。


◍ 從觀察開始:讓文字連線到真實

很多人問:「我要怎麼知道別人在意什麼?」

其實你早就知道,只是以前沒這樣看。這不是技巧,而是一種對人有感的狀態。

你可以試著這樣玩:

  • 如果你是蔬食者,就去理解無肉不歡的人怎麼想。
  • 如果你愛吃肉,就去觀察素食者快樂在哪裡。

用這三個問題來看世界:

  • ➊ 他這樣選擇的生活背景是什麼?
  • ➋ 他的感受焦點在哪裡?
  • ➌ 他的人生觀,和你有什麼不同?

當你觀察到的比 AI 還真實,你就擁有了連機器都學不來的洞察力。


◍ 觀察,不是批判

「素食者都很偏執」是批判;
「他們對理想的堅持超過味覺」是觀察。

中立,不是冷漠,而是讓自己真正看見人。

當你能安靜地看清別人,也會更清楚自己。


◍ 寫文案,也是在靠近你自己

寫文案,不是討好,而是建立真誠連結。

當你能回答:

「為什麼我要跟你買?」
「為什麼我要看你?」

那就代表你已經明白:

  • 你想說什麼,
  • 對方需要什麼,
  • 而你能給出什麼。

此時,你的文字就不只是句子,而是一場真實的對話:一個人對另一個人,伸出手的那種感覺。


延伸閱讀:
文案30問 #01我不會寫文案,要怎麼開始